愛臺灣的人

太陽能板傾倒路邊3大環境風險警示:回收業者遭檢舉罰款,您需留意

第一段:那條不起眼的巷道旁,竟臨時堆滿退役太陽能板,成為縣府環保單位與民眾共同關注的焦點。根據公共電視新聞(PTS)報導,苗栗縣某資源回收業者在頭份市一處道路路肩,將尚未拆解的退役(decommissioned)太陽能光電板(photovoltaic panels)暫時堆置,惹來鄰里檢舉。居民發現這些板子露天放置,擔心長期曝曬下,板玻璃破裂或螢光粉溶出,可能造成重金屬滲入土壤與水源。苗栗縣環境保護局現場會同警察及時清查,現場約有70餘片不同尺寸的太陽能板堆放,便依《廢棄物清理法》第43條第1項規定,對業者予以處分並裁處罰鍰。

第二段:回到這間資源回收場,除了太陽能板,還有鐵鋁等多種可回收物,原本秩序分明的倉儲區此刻卻顯得擁擠。廠長林先生指出,近年廢太陽能板數量急增,合法處置與回收標準複雜,包括逆滲透拆解、分料分類等,都要仰賴專業廠商與設備。平日作業中,先要將板上的支架與電池組件拆分,再送到指定收受場域;但短期場地不足,才誤將部分板塊暫時移到路邊空地。林先生坦承,並非本意故意違規,但因未及時向環保局報備,就被依程序開罰。其間他與環保局人員多次協商,後續已陸續清運回廠拆解,並將相關操作流程納入公司內部SOP(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,標準作業程序)。

第三段:如今,這條曾被堆滿板塊的巷道已恢復清潔,路人回復通行,但對許多回收業者和業主而言,廢棄太陽能板的處置並非單純落袋為安。環團專家提醒,光電板中含有的鉛、鎘、砷等重金屬,若未經專業拆解,就地堆置或露天保存,將增加土壤與地下水汙染風險;同時,依據行政院環保署現行法規,任何非專業收受單位擅自移置,最高可處30萬元罰鍰。這起事件也提示,太陽能發電雖為綠能,但退役後的處理環節同樣不可忽視。對於民眾而言,不論是屋頂汰換還是廠區汰換,應主動向地方環保機關申請合法回收管道,並確認收受業者具備廢棄物清理或資源回收執照,才能避免後續環境與法令風險。

邀請連結: https://jialutaiwan.org